Torquay Beach
This is where i go surfing...
“Boldly we rode and well,...”
時間,精神狀態,陽光這些明明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都太寶貴了。
已經可以自己生長出勇氣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 通常最需要的是去做這件事情的時間。已經可以做到不管什麼天氣和溫度,要出發的時候果斷離開房間,但是衝浪不一樣。
可以在18度下雨的陰天去跳海,但沒有辦法看著Surfline浪報上預測的鬱悶橙色poor去衝浪,所以衝浪在目前生活方式中最最奢侈。
vline那天只開放兩個車廂給刷myki的隨意座,火車駛入降溫的深秋,目光繞過走道間大包小包的行囊,思緒穿到曾經綠皮火車搖晃著向前的故園。抱著雙肩包,我坐在六個對坐位置的中間,左邊紅色小包的金髮少女不知道我對她幫我隔絕走道來往人流的感謝,對面把甜甜圈放在腿上的老太太也不知道我能聽見她和我右邊那位高談闊論男人關於疫情和我的故園如何應對的聊天。嘿come on,已經2024年。
‘Boldly we rode and well,’ 她寫到。到燈塔了沒有我還沒讀到,但我到海邊了。租衝浪板的老闆問我,還有不到兩小時我們就關門了,do u still wanna do this?為什麼不呢?來回五個小時的路程,追求可視化效益的人大概覺得這個出行太瘋,但去衝浪的意義從去那一刻就開始了。或者可能是從思考要不要去的那一刻開始算起,那麼當海水沒過頭頂,為期很久的去衝浪才在此週期攀上峰值。
所以根本不用管有沒有在風浪中站起來,也不管雲雨會不會突然刺落海面,就走出去 滑出去 游出去 蹬出去,到海水不能更藍,到礁石在腳下不見,到微瀾卷成白邊,推著衝浪板到下一次再來的那天。
May|Melbourne

